诸葛亮躬耕地研究网
独具魅力的南阳汉文化
軒雨紫寻 发表于:2023-5-16 20:47: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413
一位日本学者曾经这样说过:“研究唐代文化要去西安,研究宋代文化要去开封,研究元、明、清文化要去北京,而研究汉文化只能去河南南阳。”

东汉时期时期南阳作为刘秀的“发迹之地”,便有了“帝乡”之称。那个时候的南阳成了和京都洛阳并称的大都市,被称为“南都”或“陪都”,政治经济高度繁荣。在南阳诞生的以“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世界性的功绩,他们将当时的汉文化推上了又一巅峰。到了东汉末年“智圣”诸葛亮就是看中了南阳丰厚的文化底蕴,便在此地的卧龙岗躬耕隐居。


南阳人为纪念这“三圣”在历史上所做的贡献,为张仲景修建了医圣祠,在张衡墓的原址建起了张衡博物馆,卧龙岗上诸葛亮躬耕地也修成了武候祠,而汉画馆则陈列着南阳数十座汉墓中出土的2000余件汉画像石。这“两祠”、“两馆”忠实记录着南阳历史上的这段辉煌,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也记录着一博大精深的汉文化。


南阳武侯祠座落在氵育水河畔的卧龙岗上。“千古人龙”金字匾额的山门是武侯祠的起点建筑。拾级而上,穿过镌刻有“汉昭烈皇帝三顾处”石碑坊和仙人桥,迎面就是祠院的主体建筑--大拜殿。过了大殿,就是诸葛亮当年隐居攻读的地方——诸葛草庐。武侯祠的廊壁间镶嵌的三百余通碑刻,殿堂上数不清的匾额楹联。像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出师表》碑刻历来受到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推崇。


座落于南阳城东郊的医圣祠是东汉伟大的医药学家、医圣张仲景的墓祠所在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仲景的不朽名著《伤寒杂病论》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辩证论治之先河,构建了贯通古今的中国医药思想体系。祠内雕梁画栋,崇楼高阁,绿树翠竹,清雅密静。


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是我国汉代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张衡墓园所在地。张衡被称为“科圣”,在众多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世界第一架测定地震及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和世界第一台用水力推动的大型观察星象的天文仪器“浑天仪”都由他发明创造。目前张衡墓园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由汉阙、山门、门房、拜殿、角楼、石像生、浑天仪、地动仪雕塑景点组成。
要全面感知认识汉文化,你一定要到南阳市区西南角的汉画馆去看一看。它是我国规模最大、藏品最多的汉代石刻博物馆。汉画馆馆藏画像石数量已逾两千,按内容分为天文、百戏、角抵、社会生活、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被誉为“形象化的汉代百科全书”。

鲁迅先生说:“惟汉代艺术,博大沉雄。”历经数千年,汉文化依旧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如果你想在弥漫着汉文化的天地中尽情呼吸,那就请打开南阳这本汉文化的古籍吧,在“两祠”和“两馆”所洋溢的汉魂舞风中,体味汉文化的绚丽与辉煌。
来源:丹江水南阳情专题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474740638813274637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2001-2021 诸葛亮躬耕地研究网 https://www.zglggdyj.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豫ICP备20019006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5公安网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客服QQ:659106904@qq.com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