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地研究网
读史随笔(253)桓温、刘义隆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奔流到海不停留 发表于:2023-4-29 17:37:36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1059
桓温、刘义隆和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最近一两个月,有个网名“天下莫能与之争”网友(原名瀛史拾贝,头像为日本艺伎)不间断地在我的帖子下追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让人不胜其烦:
       “奔流你还没有回答桓温刘义隆的问题呢”。“快250条了,奔流还是拒不回答桓温刘义隆的问题。心虚了吗?[灵光一闪]”……(见附图)
       我翻阅了一下这位“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帖子,可谓花样繁多,从俄乌战争、公交线路、青海盐湖、汽车销售、比亚迪、特斯拉、房地产、金融危机等等,以及上至远古,下至民国的所有历史问题,没有他不能指手画脚的。
       对这样莫名其妙的追问我一头雾水,我什么时候和这位艺伎网友讨论过桓温刘义隆的问题?诸葛亮、桓温、刘义隆是三个朝代的三个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对此我多次回复艺伎说“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问了多少遍了也不知道你问的什么意思?最起码先把桓温刘义隆的问题给我先说一遍吧?“我在这里正式邀请你把桓温刘义隆的问题在这里辩论商榷,别整天羊羔疯一样发神经。”
       终于,前天下午这位网友把他的问题贴出来了,还狂妄说“我都把问题内容叙述了n遍了,桓温刘义隆的传记也贴出来了,你是看不见还是读不懂?[大笑]
       那么,这位艺伎网友得意洋洋、颐指气使发的都有些什么呢?
       艺伎发的所谓“证据”,一个是《晋书》的《桓温传》,一个是《宋书》的《文帝传》。(文字太多,不转引了)诸葛亮(181~234年),琅琊阳都人。桓温,(312~373年),谯国龙亢县人。宋文帝刘义隆,(407~453年),徐州彭城人。这三人均有百余年的间隔,我不知道艺伎怎么能把他们凑到一块儿来反复追问我。如果你的证据是这两个《传记》,我需要你发给我吗?《桓温传》没有提一个字的诸葛亮躬耕地问题,《刘义隆传》也没有一个字提及,只一句话提到他和裴松之的关系,即裴松之《三国志》注作成后呈给刘义隆御览,刘义隆叹道:“此为不朽矣”。随后,艺伎网友得意洋洋的说,“习凿齿那句著名的话就是出自裴松之三国志注啊,属于乾隆钦定二十四史的一部分。”“少年时代镇守过荆襄的宋文帝刘义隆说裴松之三国志注是不朽名作,今天的宛民研却说裴松之是撒谎[捂脸]”。
       就这么点东西,至于你云遮雾罩,故作玄虚,色厉内荏,虚张声势地折腾我一两个月吗?
       对艺伎网友的怪异举动,有一位网友回复的好,“莫能先生,这有什么?裴丰富了三国志,把当时能搜集的资料补充一下,功莫大焉。然而,裴否认孔明的主证没有?裴否认刘弘在沔之阳的隆山祭祀诸葛没有?莫能先生,很佩服你的勇气,建议你两点。一是建议你拿着小铲子,每天在你那山沟南边找汉水古河道,以证明你那山沟属于公元208年前的南阳郡。二是若你懒得动,可以待在屋里翻阅古书,找出证据证明今天“沔之阳”,“隆山”,“南阳”等字词写错了。莫能先生,祝你好运。莫能先生,努力哟。”
       天下莫能与之争的艺伎,桓温传和刘义隆传我看不出来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有什么关系,你给我发这些干什么?至于裴松之注,史学界自有评论。南朝割据南方,类比蜀汉,所以把诸葛亮奉为光复中原的楷模,裴松之作为南朝人,收集习凿齿的《襄阳记》《汉晋春秋》补充《三国志》也可以理解。但是,裴松之没有否定《三国志》与诸葛亮有关的任何记载,没有否定“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刘义隆赞赏裴注我们不反对,我也非常赞赏裴注,不否认裴注引用习凿齿《汉晋春秋》“号曰隆中”的那句。南阳说从来没有否定诸葛亮去过襄阳,习凿齿也只是说隆中是“亮家”,从来没有说过这个“襄阳城西二十里”的“亮家”是诸葛亮的躬耕地。同时,习凿齿还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汉因之”,以及“襄阳有孔明故宅”这样直接否定今天“沔阴说”的话语。
       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里,把他的注文概括为补阙、备异、惩妄、论辩四类。前两类注文补充陈寿漏载之事、存录一事的不同说法,后两类注文对显然的失误加以驳正、对史事或陈寿书加以评论,一般会冠以“臣松之案”或“臣松之以为”。如裴注引用魏人鱼豢《魏略》和西晋司马彪《九州春秋》记载,认为是诸葛亮先拜访刘备。裴松之将两书记载均抄录于注中,可为备异;又对其说加以辨析,并注明“臣松之以为亮表云‘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则非亮先诣备,明矣。虽闻见异辞,各生彼此,然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什么是“乖背至是,亦良为可怪”不用我解释了吧!很明显,刘义隆之所以赞赏裴注,与裴松之这种严谨的态度是有关系的。
       有一句话送艺伎网友:“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子浅;山中竹荀,嘴尖皮厚腹中空”。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高级
©2001-2021 诸葛亮躬耕地研究网 https://www.zglggdyj.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豫ICP备20019006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5公安网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客服QQ:659106904@qq.com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