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既往研究通常将文献中的“隆中”不加考察地等同于今天的隆中。通过对文献的梳理 可知,魏晋至唐宋文献中的“隆中”和“诸葛亮宅”应该位于襄阳城西北,可能在宋元战争中遭到 破坏消失,而非现今襄阳城西南 13 公里处的隆中。 自唐代伊始,襄阳城西南 30 里处伏龙山出现 一座诸葛庙,明代志书将消失的“隆中”之名移植于伏龙山之上,并将消失的“诸葛亮宅”置于唐宋诸葛庙和元明隆中书院和武侯祠之前,形成故宅—诸葛庙— 书院— 武侯祠的连贯历史记录,遂 使“隆中”的历史连续性得以建立。经由“隆中”之案例,今人亦可观察到明清方志“袭古”陋习。 关键词:襄阳; 隆中; 伏龙山; 诸葛亮 中图分类号:K23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2095-4476( 2019) 10-0011-07
近三十年,学界关于诸葛亮躬耕地问题的讨论极为频繁活跃,成果甚多 [1-3] ,有目共睹 ; 而丰富的学术积 淀同样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学术资源,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不过,此前的研究基本围绕躬耕地在襄 阳隆中还是南阳卧龙岗的问题,而这种二分法的讨论模式,对关键问题的解决似乎作用有限 。若在二分法外尝试新解,回归到问题的原始起点,梳理“隆中”在文献记载中的书写脉络,或能揭示出“隆中”历史沿革的 真面目 。今日之“隆中”仍是古之“隆中”吗? 若答案为否,则以此为前提条件的讨论似皆有重新讨论之必要 。职此之故,下文重点着眼于对宋代以后文献,尤其是对明清方志文本的辨析,旨在澄清宋明时段“隆中”的变动事实,以及明清时期“隆中”沿革建构的过程。
襄阳有地名曰隆中,其地有诸葛亮宅,传世的六朝文献对此记载颇多,兹录于下 :
材料1: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李兴为文曰: “天子命我,于沔 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 登隆山以远望,释诸葛之故乡 …… 昔尔之隐,卜惟此宅 ……今 我来思,觌( 音敌) 尔故墟。” [4]《诸葛亮传》注引王隐《蜀记》 材料2: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诸葛亮传》注引习凿齿《汉晋春秋》 材料3:自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 东眺白沙,思凤雏之声。 [5]《习凿齿传》 材料5:襄阳西北十许里,名为隆中,有诸葛孔明宅。 [6]《居处部》8《宅》引盛弘之《荆州记》 材料6:邓城西七里,有独乐山。 [7]《襄阳府》注引盛弘之《荆州记》 材料8:邓城西七里,有作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为梁甫吟。 [8]《总载山》注引《荆州图副》 材料9:沔水东迳乐山北。……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 …… 车骑将军沛国刘季和 ……命安作 宅铭……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9]《沔水注》
材料 1 距离诸葛亮生活之时最近,可惜描述太过模糊,只提到了隆中和诸葛亮宅 。姑且不论此宅是否是 所谓“躬耕地”“寓居地”,隆中有诸葛亮宅,则固为事实 。 材料 2 是早期文献中首次正式指出隆中位置的记 载,是在襄阳城西二十里 。结合材料 7 来看,习凿齿必然知晓孔明宅的具体位置,且曾亲自探访并为宅作铭, 故“襄阳城西二十里”之语当为可信 。襄阳城西,可为西北方向,亦可以是西南方向 。 不过,材料 3 中,习凿 齿致信于桓祕,称自己“自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据此可知,隆中在襄阳城西北方向的可能性比西 南方向要大,所谓“襄阳城西二十里”其实是西北二十里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 材料 4《荆州记》则指出,诸葛亮宅在“襄阳西北十许里”,这里就明确指出诸葛亮宅在襄阳城西北方向,唯里数略有差异,但无大碍 。无论 是习凿齿《汉晋春秋》之襄阳城西二十里的说法,抑或是《荆州记》之襄阳西北十许里,取公约数即为襄阳城 西北二十里左右 。读者需注意,西汉至南北朝时期襄阳城址较今日偏西 [10] ,城池规模较小 [11] ,但基本位置 相当,总体而言并不影响以上的判断 。 材料 5、6 并没有以襄阳城为基准点进行描述,转而以邓城为基点指示 方位,指出乐山大致在邓城西七里的区域内① 。根据材料 7《水经注》的描述,乐山与诸葛亮宅皆在沔水以 南,沔水自西而东,先迳乐山、再迳隆中,可见隆中应在乐山偏东的位置,二者相邻 。乐山 ( 或称作乐山、独乐 山) 在邓城西七里,那么诸葛亮宅应在其东② 。这一描述与材料 2、3、4 所描述的诸葛亮宅在襄阳城西 ( 北) 并 不矛盾,因为邓城西(南) 七里与襄阳城西北二十余里几乎指向同一个区域,即如 4 所示,早期文献中的“隆 中”应处在襄阳城西北二十里、邓城西南七里许的区域里。
这里需要专门提到的一点是襄阳城西北的地形环境 。 今天的汉江自谷城县茨河镇转向东北,至牛首镇 后向东南方流至万山 。张修桂先生曾经复原《水经注》沔水段的地理环境,认为六朝时期汉江自樊城区太平 店镇东南流至卧龙镇南、广德寺北,继而东流至万山 。但是,根据考古遗存的分布,汉晋时候乃至后期的汉江不会逼近卧龙镇,因为今卧龙镇以西、以东就有大批古代墓葬、遗址分布,尤以汉晋时居多 。笔者根据考 古遗存推测,历史时期襄阳城以西的汉江河道应当在推测河道( 图 1) 与今河道之间摇摆,至于六朝时汉江河道在当时是偏南还是偏北,则不得而知 。 明清至于现在,此段汉江总体呈向北凸出的趋势,不断冲刷北岸的 牛首、太平店街市,但这并不意味着六朝时的汉江一定比今天偏南、紧贴卧龙镇和广德寺一线。 资料来源 :图中遗址、墓葬的定点以《襄阳史迹扫描》( 襄阳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著,武汉: 湖北人民 出版社,2013 年) 为准。
上述记载在唐宋时期的文献中仍有沿袭,《元和郡县志》即称“诸葛亮宅在(襄阳) 县西北二十里”[12] 529 。 若以《元和郡县志》所载万山和习家池方位为旁证,可知《元和郡县志》所谓“西北”所言非虚 。万山在襄阳县城西十一里,习家池在县南十四里,由此构成一个方位十字,那么“县西北二十里”的诸葛宅必定不应在今 天的位置,而应在万山以西(北) 的区域 。此点在宋人的记述中亦有显示 。苏轼尝居襄阳,至万山游玩,留下 《万山》一诗,诗云: “回头望西北,隐隐龟背起 。传云古隆中,万山见洲尾。”苏轼在万山往西北望,“隆中”之之方向可想而知 。 南宋时,项安世到访隆中,著《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诗云: “旧时躬耕地,千岁迹未扫。”南宋《舆地纪胜》引《郡国志》云: “隆中在县西七里”[7] ,却又说“诸葛孔明宅在襄阳县西十五里隆村”。所谓 《郡国志》应是宋人所撰《郡国志》,今已亡佚。《郡国志》所云“隆中在县西七里”也是“袭古”的结果。《荆 州图副》载: “邓城西七里,有作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为梁甫吟。”作乐山与隆中相近,则隆中亦可说在邓城 西七里,不过此“邓城”是指秦汉至南齐之邓县( 今樊城西北的邓城遗址) ,而非唐宋时期邓城县① [13] 105 -126 。 因此,《舆地纪胜》所引《郡国志》云“隆中在县西七里”,实际指在故邓县 ( 今之邓城遗址) 西七里,即襄阳县 西北。诸葛亮宅在襄阳城西北的说法,在明清时期仍然有所沿袭 。 以《大明一统志》为代表的明清方志,皆称 隆中山在县西北二三十里”,以及“诸葛亮宅在隆中山下”,兹将相关记载表之如下 : 表 1 明清方志中“隆中”的相关记载表 | | | 隆中书院,在府城西北隆中山,蜀汉诸葛亮尝寓此,其地山水环秀,后人因其居址建庙祀亮,元 改庙为书院。 | | 隆中山在县西北二十里,其下有隆中书院基址,即诸葛孔明隐居读书处所。 |
| 隆中山在府城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书院 。汉诸葛亮尝隐于此。 | | 隆中书院在隆中山,蜀汉诸葛亮尝寓此,后人因建庙祀亮,元改为书院。 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里隆中山下 。蜀汉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帝三顾亮于草 庐,有三顾门。 隆中山 ( 同上) 。 | | 隆中书院在隆中山,汉诸葛亮寓此,后人因建庙祀亮,后改为书院,本朝成化间锦衣卫千户吴 绶拓旧址重建。 诸葛亮宅(同上) 。 | | 隆中山在县西三十里,有隆中书院遗址,即孔明读书处,有十景。 诸葛亮宅在隆中山,昭烈帝曾三顾亮于此,后人因建庙祀之,元改为书院,内有十景。 | | |
资料来源:景泰《寰宇通志》,天顺《重修襄阳郡志》,天顺《大明一统志》,嘉靖《湖广图经志书》,万历《襄阳府志》,光绪《襄 阳府志》。
据上表可知,自明至清,隆中与诸葛亮宅的方位基本不变,其景观倒是日渐丰富,多出“隆中书院”和“十 景”。因此,自魏至清一千余年间的文献皆对“隆中”的方位认定不变,就在襄阳城西北二十五里左右的位置。 可是,今日隆中的方位是在襄阳城西南 13 公里处,与文献中记载的隆中的方位明显相悖,显然存在下述文献与现实之间无法弥合之处 : 一、若以《元和郡县志》所载万山和习家池方位为旁证,可知《元和志》所谓 “西北”所言非虚 。万山在襄阳县城西 11 里,习家池在县南 14 里,那么“县西北二十里”的诸葛宅应在万山 以西(北) 的区域内,不可能处于现在的位置 。二、据《水经注》,乐山与隆中本应在沔水南岸自西向东分布, 而今之(独) 乐山却是位于隆中山东南的一座山峰 。三、乐山与隆中应在邓城西南 7 里左右的位置,里程或 有偏差,但今之隆中与邓城遗址相距 12 公里,未免偏差太大② 。从上可知,今日所认定的“隆中”与“独乐 山”,与早期文献中的“隆中”与“独乐山”地望及二者间位置关系并不相符。 值得探究的是,文献记载与现实的背离始于何时? 亦即隆中位移的历史书写这一源头何在? 这种书写 方式又经历了怎样的传承? 由于宋代以前人们在隆中的记述与地望方面并无分歧,因此,接下来的考察重 点是现存明清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存世的元代志书中并没有留下“隆中”的记载 。 明代天顺年间,时人重修《襄阳郡志》云: “隆中山在县西 北二十里,其下有隆中书院基址,即诸葛孔明隐居读书处所。”此时的“隆中”变成“隆中山”,这是“隆中”在志书中首次被明确称作山,并延续至今 。现存明代以前的襄阳地方志皆已亡佚,惟有几部全国总志可供参考 。现存明代以前文献中唯有一例称“隆中山”,即唐代胡曾《隆中山》诗,不过宋代茹敦和《过隆中诗》却说 “隆中冈岭复”,可见诗词中所见唐宋之“隆中”是山非山,难成依据 。仅就字义而言,《尔雅 · 释山》云“宛中 隆”,释曰“山形中央蕴聚而高者曰隆”[14] 221,可见隆中应是一高丘 。尽管并不清楚“隆中”是否真的是山,不过“隆中”的地貌特征确实是在此时被具体化,统一称为“隆中山”。此时名号之变,或即内涵之变。
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15] 826,828 记载,明代隆中山除了有隆中书院、诸葛亮宅之外,还有其它建筑 :
隆中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下有隆中书院,汉诸葛亮尝隐于此。隆中书院在隆中山,汉诸葛亮寓此,后人因建庙祀亮,后改为书院,本朝成化间锦衣卫千户吴 绶拓旧址重建。诸葛亮宅在府城西二十里隆中山下。 蜀汉诸葛亮所居宅,西有避暑台,因昭烈帝三顾亮于草 庐,有三顾门。广德寺,在隆中书院旁,唐时建书院祀诸葛亮,以寺僧主之。襄简王墓,在县西隆中山。
隆中山、隆中书院、诸葛亮宅、广德寺、襄简王墓,五者相近,只有确定其中一个的位置,那么其它几个必在其 周围 。襄简王墓在今隆中山中,广德寺在今隆中山下,既然如此,明代的“隆中”必与今日隆中位置完全一 致 。此时的“隆中”已经由城西北移到了西南,连续不断的文献记载与现实之间的背离就此产生 。 明代所谓 “隆中山”与诸葛亮宅,显然已不再是宋以前文献中的“隆中”与诸葛亮宅,“隆中”的位置极有可能在宋明之 间发生了变动。
过去对隆中的讨论往往以千余年文献中之“隆中”毫无变化为前提,但古、今“隆中”显然并不在同一位 置 。既然“隆中”已于元明时移位襄阳城西南,今日须对城西南之诸葛景观加以考察。 除先唐文献所载隆中诸葛亮宅之外,唐宋时期襄阳出现了另一处与孔明有关的景观,过去对其关注不多,但今人应重加审视 。南宋《舆地纪胜》载: “诸葛威烈武灵仁济王庙,在襄阳县伏龙山 。唐光化(五) [三] 年封武灵王,乾道四年被旨感应赐‘英惠’庙额,加号‘仁济’。”[7] 2665 伏龙山,恰好就在襄阳城西南三十里 。
唐末,朝廷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在襄阳县伏龙山修诸葛庙 ; 宋代时,此庙成为法定祭祀武侯之场所,赐“英惠” 庙额,又称“诸葛武侯庙”[16] 。北宋时,襄州知州曾巩到伏龙山祈雨,极有可能在诸葛庙举行仪式 。南宋时 ,项安世、刘光祖先后拜谒此庙,其中刘光祖留下了一篇《谒伏龙庙文》① : 维嘉定二年月日,朝议大夫、右文殿修撰、知襄阳军府事充京西南路安抚使、都总管刘光祖,恭 诣伏龙山威烈武陵(灵) 仁济王之祠,以清酌之奠,敢昭告于汉丞相忠武侯之神, 维诸葛公,矫矫犹龙。躬耕南阳,高卧隆中 …… 南国之纪,山川秀钟。偶来自蜀,汉水抚封。 皆公故国,祗谒遗宫。借公余略,潜折敌冲。惮公德威,华夷所同。载祝襄人,永护柏松。 尚享! 嘉定二年(1210) ,刘光祖在襄阳知府任上,他之所以拜谒诸葛庙,是想“借公余略,潜折敌冲 ; 惮公德威, 华夷所同”。
刘光祖对于宋金矛盾有着强烈感受,向宋宁宗上书曾说“女真乃吾不共戴天之雠”[17] 12101,拜谒 诸葛庙时亦表达了伐金之愿 。故而,诚如论者所言,从晋初刘弘参谒诸葛亮故宅,到南宋刘光祖拜谒伏龙山 诸葛庙,随着时间的推移,伏龙山诸葛庙成为国家祭祀孔明的法定地点 [18] ,隆中诸葛故宅也不再是宋人在襄 阳拜谒或祭祀孔明的唯一选择。 今人讨论隆中,直接将伏龙庙视为隆中,一并整合进隆中的历史沿革中 。然伏龙山诸葛庙与隆中实际 是两处不同地方 。
南宋项安世留有《隆中次吴襄阳韵二首》与《次韵颜运使伏龙山诸葛祠堂二首》诸诗,可见 项安世先后探访了隆中与伏龙山 。不过在项安世看来,前者是隆中躬耕地,后者是祭祀诸葛的庙宇,二者并 非一地 ; 隆中诸葛亮宅在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左右,② 而伏龙山诸葛庙却在城西南三十里 。此外,《舆地纪胜》 载: “唐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庙碑,今在隆中”。该书《碑记》所载庙观寺庵碑碣之位置,皆有例可循,凡表述为“今在某地”者,皆曾移位 。 以襄阳府为例 :
表2《舆地纪胜》所载襄阳府庙、观、寺、庵碑碣位置表
资料来源 :《舆地纪胜》。
由此可知,唐改封诸葛亮为武灵王庙碑曾经移位,搬至隆中,亦可证宋代隆中与伏龙山并非一地,否则 何来“今在”之说? 除上述证据外,《元丰九域志》也可以提供一则宋代的隆中与伏龙山并非一地的旁证 。该书在襄州中庐 县下载有伏龙山、长渠、木渠等山川 [19] 24 。 中庐县,该书说在“州西一百二十里”,这是错误的,因为这一距离 已经超过了南漳与襄州之间的里程数额。《太平寰宇记》卷一四五载: “中庐县,西南五十八里 …… 唐贞观二 年自今县东北三十里移于今所,在州西五十三里,复为中庐县。”[20] 2818 可知宋代中庐县在襄州西南五十多里 的位置,即今南漳县九集镇旧县铺村一带 。伏龙山在今襄阳城西南三十里,属中庐县 ; 隆中诸葛亮宅在今襄 阳城西北二十里,在宋代属襄阳县 [20] 2817,两地分属两县,可知二者并非一地。
关于伏龙山的位置,据南宋《襄阳守城录》①记载,伏龙山与万山相接 : …… 又遣将官孟保、张德、刘彦部敢勇军千人经万山入伏龙,掩袭其后,虏贼奔走,多溺死。 从地图上看,襄阳城西南确有一片山地与万山相接,伏龙山正当其间 ( 见图 1 ) 。今日所称“隆中”在襄阳城西南 13 公里,并不在所谓“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反倒是与宋代伏龙山的位置非常相近,方位里程皆相 合 。这种巧合值得注意,元明以来之“隆中”有无可能本是宋代伏龙山? 明代文献对“诸葛祠”的记载,可间接印证此假设 。嘉靖《湖广图经志书》载: “诸葛祠,在伏龙山,唐封武 灵王,宋赐英惠额,古有书院,弘治中长史林光奏建春秋祠焉。”[15]
828 弘治二年( 1489) ,襄简王毁隆中、建陵寝 ; 弘治末,林光奏请重建武侯祠,并在正德元年得到批准 。此事在《明实录》有如下表述 :
亮所居( 即所谓草庐) 之西旧有祠,襄简王爱其地,择为茔,因迁祠于山左。制既陋小,久渐倾 颓,且逼近王坟。长史林光以为非妥灵之所,请于隆中之东山谷中修建祠宇,春秋祭祀。② 两相对照,《湖广图经志书》中所谓“伏龙山”,即《实录》中之“隆中”。
至为重要的是,明代文人的游记为伏龙山即隆中之假设提供直接证据 。 明代文人袁中道曾经赏玩襄阳,遍游襄阳城周围山水古迹,其中也曾到访隆中,对隆中即伏龙山留下了明确的记载 :
……走隆中,即伏龙山也。 万山缘江诘曲,南走至伏龙山,隐隐若龟背起,山口西向,如一窦 …… 景有八,所谓: 三顾堂、六角井、古栢亭、躬耕田、梁甫崖、抱膝石、老龙洞、小虹桥、半月溪、野云 庵也。讯所云草庐处,已为王家幽宫矣。③
同时代的文人吴国伦、周圣楷也均明确表示明代的隆中就在伏龙山 :
诸葛武侯庙在襄阳县西南二十里伏龙山,与隆中草庐相望一方,咸走祀焉。然蜀漠间,往往有 祠,杜少陵所谓“久游巴子国,屡入武矦祠”也。④ 诸葛武侯,其先琅琊人,后起襄阳伏龙山,相先主保蜀,至今蜀所在有武侯祠,琅琊、襄阳之祀 亦并不废。⑤
以上记载表明,宋代尚为两地的隆中和伏龙山,在明代时合为一体 。今日,隆中山虽仍保留其伏龙山的本名,却被认为是因其势如蟠龙而得名⑥ 。综上可知,今隆中之源头实为唐宋伏龙山诸葛庙,并非魏晋至唐宋之隆中 ; 元明之时,“隆中”之名被置于伏龙山之上,①“隆中”变成“隆中山”,延续至今。
今隆中既为唐宋以来之伏龙山诸葛庙,并非魏晋至唐宋之隆中,则元明之时伏龙山为何改易名称? 传承千余年的文献为何沿袭旧词而不改? 其间的原因何在? 此为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前文已述,南宋时人尚可确认隆中与伏龙山本为两地,到明代时却合为一体 。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 因,当为襄阳城西北的古隆中已经消失,后人难觅其踪,只得择他地而命名“隆中”。证据有二 。 其一,元代 文献中,襄阳地区突然出现一处名叫“隆中草庐”的景观,被当做孔明隐居之处②,而在此之前隆中并无此景 观,所谓诸葛亮隐居处有“诸葛亮宅”。继元之后,明人一方面对“诸葛亮宅”模棱两可,云“诸葛亮宅”又是 庙、又是书院③,一方面又将“草庐”当做诸葛亮隐居之所 。如若“诸葛亮宅”尚在,何必需要新造一座“草 庐”? 由此推断,诸葛亮宅已废,这才有“草庐”取而代之,而时间至少在元代以前 。 其二,宋元之战中,襄阳 首当其冲,“隆中”难免于战火 。端平年间 ( 1234— 1236) ,赵范知襄阳府,襄阳府南北军相争,北军掳掠襄阳 之后叛宋降蒙,襄阳“一旦灰烬,祸至惨也”[17] 12509 。咸淳年间的襄阳战役历时近六年( 1267— 1273) ,元军施 以重围,筑十余城围困襄阳。《大明一统志》卷 60《襄阳府》“邓城”条载 : “( 邓城) 其旁近又有牛首、安阳、古 城、红崖、白河、沙河、渔兰、新城、淳河、洨河十城 。宋末元兵围襄阳,筑此于要津,以绝其援,故址尚存。”此 十城中,牛首古城在襄阳城西北约 18 公里处,是元军围困襄阳的要塞之一,至今仍有地名曰牛首镇 。这一区域是元军围困襄阳的防线所在,而上文所推断的古“隆中”诸葛宅的大致位置即正当其间 。
据此推测,在宋 末数十年间南北交战过程中,诸葛宅难逃战火毁坏 。若以上推测不误,则诸葛宅之消失极有可能是受宋元 战争的影响,时间大致在端平至宋亡之间。
“隆中”被毁的同时,处于襄阳城西南深山中的诸葛庙却有可能免于战火摧残 。直到明代时,游人仍说此地“蓼然草木蒙翳,即白日如隳”④,可见伏龙山山深草茂 。伏龙山诸葛庙之政治地位在宋代得到确立,成为法定祭祀场所,京西南路安抚使刘光祖便曾拜谒此庙。“隆中”虽没,但其名尚存 。宋元战争后,伏龙山成 为延续“隆中”之名的最佳选择,此即“隆中”移位的原因。 “隆中”之名虽已移位,但文献却因循不改,这其实是方志一贯的“袭古”陋习在作祟 。关于方志之前 身——— 六朝时兴起的郡书,刘知幾评论云: “城池旧迹,山川得名,皆传诸委巷,用为故实。”[21] 195 晚近以来,学 人对方志之研究日趋深入,形成一批方志学理论 。傅振伦先生是民国时期方志研究大家,他曾评方志有“十 条通病”,其中一条便是“因习模拟,书多雷同”,还认为“已往志家,略具类纂之意,每撮取陈言,挨次排比,以 成方志 …… 不考实际 。节取前文,而于近事则少记注,抑亦陋矣! ”[22] 45 方志编撰难以一一考实,多有尽抄前 人之举,遂成名不副实之文本 [23] 49 。编撰者直抄古书以致于名不副实,仍有一近世之例 。 民国时期出版的 《湖北省一瞥》中,仍然说“隆中山在县西北二十里”,这大概也是方志“袭古”陋习在作祟 。元明之时,“隆 中”已经移位,诸葛故宅已经消失,不明其理的修志人只好将存在于古志中的“隆中诸葛故宅”嫁接于当时存 在的隆中书院(即唐宋诸葛庙,元代改为书院) 之上,由此出现了如下记述 :
隆中书院在隆中山,汉诸葛亮寓此,后人因建庙祀亮,后改为书院,本朝成化间锦衣卫千户吴 绶拓旧址重建。 诸葛亮宅在隆中山,昭烈帝曾三顾亮于此,后人因建庙祀之,元改为书院,内有十景。[ 15] 823
明人将诸葛宅视为当时隆中书院(即伏龙山诸葛庙) 的前身,由此建立起故宅—庙— 书院的“隆中”连续 历史,即如图 2 所示 。 由诸葛庙改建的隆中书院被襄简王毁坏后,再由林光重建武侯祠,以武侯祠和草庐为 核心的“隆中十景”基本成型 。其中,武侯祠的源头是唐末所建伏龙山诸葛庙,草庐则由元人所创。“隆中” 诸葛故宅既已在战乱中湮没,“隆中”之名贴附在伏龙山诸葛庙上延续生命,早已消失的诸葛故宅被置于诸葛庙之前的沿革脉络中,成为后人想象中连绵不断的历史沿革。
① 在晚清方志中,隆中山的方位被修正为县西三十里,伏龙山则被移到襄阳城南二十里,却依旧记载有“伏龙庙”和“圣人洞”,这些方位 的小调整,透露出二者皆已发生变化的痕迹 。参见(清) 同治《襄阳县志》卷 1《地理》,“山川”条。 图 2 襄阳“隆中”地望沿革示意图
四、结论
论述至此,“隆中”的历史沿革已颇为明晰 。 隆中诸葛故宅本在襄阳城西北二十余里,至宋代尚存 ; 唐末,襄阳城西南伏龙山出现一座诸葛庙祭祀孔明 ; 宋代,宅、庙共存 。至宋末,隆中诸葛故宅可能被战火毁 坏,元明之人一方面创造“隆中草庐”作为新的诸葛隐居之所,一方面将伏龙山认定为新的“隆中”,将诸葛庙 ( 元代改为隆中书院) 和诸葛宅合为一体,以宅—庙— 书院 -武侯祠的面貌呈现在方志中 。 由此形成的历史延续性,掩盖了古“隆中”已经消失和“隆中”之名位移的事实,使今人将隆中诸葛故宅、伏龙山诸葛庙不加分 辨地视作今日隆中景观的前身,使之坚信古隆中即今隆中,而这恰恰是明代方志所编织的一个“连续历史” 的陷阱 。此案例或可揭示明清方志中有关“隆中”沿革的真实情形,使研究者对方志材料中比比皆是的“沿革”记载多加审视。 参考文献 : [1] 高士楚,龚强华.诸葛亮躬耕地望论文集 [M] .北京 : 东方出版社,1991. [2] 李兆钧.诸葛亮躬耕地新考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3] 张晓刚,白万献.诸葛亮与南阳学术研究文集 [M] .西安 : 三秦出版社,2004. [4] 陈 寿.三国志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59. [5] 房玄龄.晋书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91. [6] 李 昉.太平御览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60. [7] 王象之.舆地纪胜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92. [8] 艺文类聚 [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9] 郦道元.水经注疏 [M] .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10] 王先福.古代襄樊城市变迁进程的初步研究 [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 ( 1) : 60-70. [11] 叶 植.襄阳城变迁考辨 [J] .江汉考古,2018 (4) : 103 -112. [12]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83. [13] 石 泉.古邓国、邓县地望考 [M] / / 石泉.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 : 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 [14] 尔雅注疏 [M] .郭 璞,注.邢 昺,疏.北京 :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 薛 刚.湖广图经志书 [M] .北京 :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 [16] 徐 松,辑.宋会要辑稿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75. [17] 脱 脱.宋史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77. [18] 刘森垚.论历代的诸葛亮崇祀——— 以官方崇祀为中心 [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 2) : 40-46. [19] 王 存.元丰九域志 [M] .北京 : 中华书局,1984. [20] 乐 史.太平寰宇记 [M] .北京 : 中华书局,2007. [21] 刘知幾.史通 [M]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22] 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1935. [23] 陈博文.湖北省一瞥 [M] .上海 : 商务印书馆,1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