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躬耕地研究网

隆中揭秘隆中揭秘
关注: 0贴子:7 排名: 13 
0 回复贴,1535 次查看
<返回列表

“两个隆中”“三条汉江”是开启躬耕地之谜的金钥匙

发表于 2023-5-11 19:01:38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这是清代湖北籍的南阳知府顾嘉衡为南襄之间诸葛亮躬耕地争论无可奈何写一幅和稀泥对联。近千年来,双方在围绕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古隆中还是南阳卧龙岗问题的争论,一直没有停下来。时至今日,双方的争论因网络的发达而争论变得愈演愈烈,双方互不服气,而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小心翼翼,不敢随便表态。
躬耕地问题真的复杂吗?躬耕地之谜真的无法解开吗?
笔者在多年的躬耕地研究中,以历史地理学为切入点,紧紧抓住古代地理划界,结合现代电子地图技术手段,多个历史典籍比对分析对千年躬耕地之谜有了新的认识和发现。用“两个隆中”“三条汉江”这个金钥匙开启了躬耕地之谜。

一、“两个隆中”
所谓的“两个隆中”指的是:一个是现实存在的-——风景区古隆中;一个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历史传说的——号曰隆中。


(一)关于今天的古隆中
现实存在的古隆中,按照襄阳官方说法是位于襄阳西南十三公里,明朝以前被称为伏龙山,汉代属于南郡中庐县管辖。古隆中过去名字叫伏龙山属中庐县管辖的可以从史证考证,也可以从历史地理学视角考。
古隆中属中庐县管辖的史证如下:


1:徐学谟《游隆中记》:跨汉江南北不三百里而近,盖有两隆中云。隆中者,为汉昭烈三顾孔明处。其一距襄阳城西三十里,在今伏龙山中;
2:《读史方舆纪要》:府西南三十里有伏龙山。
3:《大明一统志》:诸葛亮庙,在府城西南伏龙山唐封武灵王宋赐英慧庙额加号仁济。
4:《读史方舆纪要》胡三省注:万山以西为中庐县群山西山。
5:《元丰九域志》:中庐,州西南一百二十里,有伏龙山,长渠,木渠。
6:《读史方舆纪要》:春秋时卢戎国,又楚之庐邑也…汉置中庐县,属南郡。后汉因之,亦曰中卢。
古隆中属中庐县管辖的历史地理学考证:
古隆中的位置决定了它历史上属于南郡中庐县管辖。
因为汉水分南郡南阳郡,它位于汉江以南,所以它不属于南阳郡邓县管辖。因为“襄阳无西”,万山是襄阳县的西界,它位于万山以西,所以它不属于襄阳县。古隆中历史上属于南郡中庐县管辖,而中庐县是个古县名,知道它的人并不多。

关于古中庐县:
石泉先生在《古鄢、维、涑水及宜城、中庐、邔县故址新探》写到:
“中庐县古为庐戎国(在呢嘴镇西七里附近)。秦置伊庐县,汉始设中庐县,直到南北朝梁末,西魏破江陵,灭梁元帝政权后,始废。下经北周、隋、唐、五代,这里是义清县地。北宋初,废义清县,在县治重设中庐县。名称虽同,已非旧址。北宋中期以后,县址又向南移。至南宋初,废为中庐镇,转属南漳县”。
以上石泉先生说的很清楚,从汉代开始,中庐县县治变化,辖境变化,名称变化,一直到南宋彻底消失,这就是中庐县神秘地方所在。

(二)关于传说的号曰隆中

对照历代历史典籍对隆中的记载位置的分析,几乎全部都定位在襄阳西北方向上,恰好《荆州图副志》说的邓城西南一里位置距离襄阳八公里左右,符合襄阳西北二十里说法。多个史料对比的结果使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历史记载的邓县隆中位置在襄阳西北二十里,邓城西南一里这个位置上。




我们列表总结如下:






这里有唐代建立的诸葛亮庙
笔者发现我们今天之所以争论不休,是因为我们把两个隆中混为一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快速回帖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还有插入视频等功能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发布信息免费
  • 发贴彩色标题
  • 签到额外经验值

如何快速提升等级,查看[积分规则]

活动中心

查看更多>>
最新热版
会员排行
©2001-2021 诸葛亮躬耕地研究网 https://www.zglggdyj.com/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豫ICP备20019006号 非经营性网站Powered byDiscuz!X3.5公安网备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广告合作客服QQ:659106904@qq.comComsenz Inc.
发帖 客服 微信 手机版 举报